各乡镇中心校,一体化管理的初中,局属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县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经教体局党组研究同意,在全县各学校实行教师师德档案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行教师师德档案制度的重要意义
教师师德档案是专门记载教师师德表现的重要资料,是教师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评先表模、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提薪提职、培训学习等方面的重要依据。2008年,县教体局已统一为全县教职工统一购置了师德档案盒,绝大部分学校都按要求建立了教师师德档案。各单位(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建设工作的认识,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把教师师德档案建设作为学校常规档案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认真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对本地、本校在师德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不仅要及时记载,而且要及时处理和上报。凡师德建设措施不力、未实行师德档案制度的单位和学校,县教体局将予以通报批评。
二、教师师德档案的内容
教师师德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2、教师职业道德考评表(见附表);3、年度考核表;4、各种证件(学历证、资格证、继续教育证、普通话等级证等)复印件;5、各种荣誉证书及发表文章复印件;6、参加政治、业务学习笔记、记录,心得体会;7、学生评教、社会评教表,评教意见汇总及教师根据评教意见制订的整改措施、承诺材料;8、平时工作开展完成情况记录;9、受表扬、惩处情况;10、其他应装入教师师德档案的内容。
三、教师师德档案的记载和管理
教师师德档案记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由学校或部门进行填写。不仅要如实记入教师在师德方面取得的成绩,而且要如实记载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表现。记载情况要与教师本人见面,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少记漏记,确保记载内容的真实、全面。各学校、部门都要有专门档案盒、档案柜,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师德档案。
四、开展好师德考核和评议工作
教师师德考核一学年考评一次,在每年暑期进行。考核采取自评、互评和单位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以表格方式记录,进入个人档案。优秀比例控制在20%以内。
(一)教师师德考核内容
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无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行;
2、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不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为人师表,言行不违反社会公德;
5、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单纯以学生成绩评价学生;
6、关心同事,尊重同事,不做有损集体荣誉和不利团结的事;
7、加强学习,注重科研,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科研成果;
8、公正廉洁,严肃考风考纪,不循私舞弊,不搞“学钱交易”。
(二)师德考核评议工作的程序
1、每年暑期,以学校(年级)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查找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师德建设努力方向。要对照《郸城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表》(见附件),认真进行师德表现自我总结,积极开展自评、互评。
2、结合师德表现记载、个人总结、自评、互评情况,确定教师师德考核等次,并将初步考核结果与教师本人见面,由本人签字。
3、学校加盖专门审验章之后装入个人师德档案盒,作为师德档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五、充分发挥师德档案建设的作用
今后,教师在评先表模、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提薪提职、培训学习时,都要以师德档案的记载为重要依据。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对师德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本年度综合考核不得评为合格以上层次,不得评为先进,两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解聘教师职务、取消教师资格,直至移送司法机关。
建立教师师德档案是推动教师师德建设的新举措。各地、各校要抓紧开展此项工作,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我局将对此项工作定期开展检查,并组织经验交流与研讨。各地、各校在开展师德档案工作中的情况、经验和问题,请及时向我局反映。
附:郸城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表
二OO九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