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言讲话 >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009年09月22日 10:08:39 来源:河南郸城教育网 访问量:314

同志们:

当前,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全面展开,三高是全县第一批开展活动的单位,也是我的联系点。按照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县委“三走遍、三走进”的要求,今天我很高兴到三高来,参加科学发展观集中学习活动。

自到郸城工作以来,我就与三高有着不解之缘,我在宣传部时,就经常来三高,可以说,我亲眼目睹了三高一步步快速发展,一次次新的跨越。几年来,三高人以负重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克服了生源基础薄弱等不足,把“厚德、博学、弘毅、致远”作为校训,把“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把“让教育的天空充满人性的光辉”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教学实行“精细管理”;倡导“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热爱生活”。以营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为主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景观建设让校园文化影响人、感染人,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同时三高坚持以人为本,为教师营造幸福快乐的教育生活,让教师在快乐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坚持因材施教,为学生开办体育、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播音等特长生班,办出了特色,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已经有1300多名特长班考生考入本科大学深造,这是学校办学理念、思路创新的结果。几年的辛勤耕耘,三高完成了数量和质量的飞跃,现有57个教学班,在校生4860人,教职员工230人,是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周口市示范性高中、周口市文明单位、周口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等。同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升学奇迹:2007年三高学生郝国强被北京大学录取,首开郸城县普通高中之先河。2008年三高文科考生孙志永以617分的成绩荣获郸城县文科状元,位居周口市第三名,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理科考生崔静以625分的成绩位居郸城县普高理科第一名,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体、音、美特长生本科上线连续三年位居周口市第一,仅考入国家“211工程”大学的学生就达192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努力的结果。现在,三高又面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确认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县委的指示精神上来,把精力集中到扎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上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理论上要“真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要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就要真懂,我认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核心在于发展、精髓在于科学、关键在于实践、前提在于学习。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发展
  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小平同志曾经在“南巡”讲话中说过,发展是硬道理。同样,就当前我们的形势来说,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发展小道理,大发展才是真道理,不发展没有道理。三高这几年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局限于原来的办学规模、办学思路,就不会取的现在的骄人成绩。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的事业才能逢勃发展,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特别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及时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在于科学
  所谓科学性,至少有三层意思。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坚决反对迷信的,是迷信的对立面,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迷信盲从,不仅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过去的实践。这种发展观是“不唯上,不唯书”的发展观。第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发展观同任何固步自封、停滞僵化的观念是根本对立的。因为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科学的发展没有止境,它需要彻底的思想解放。没有思想解放,科学就可能蜕化为迷信,蜕化为禁锢人们思想的“牢笼”。第三,这种发展观有既定的内涵,有固定的方法。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其简明易懂地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认识,人人都可以掌握,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加以运用。

(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实践
  任何一项学习,不把它付诸实践,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任何一个学习成果,不把它转化为我们的实际工作,就失去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具体转化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认识问题、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通过努力,真正使我们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运用上有新的收获、在工作上有新的突破。 联系我们教育战线,就是要深入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广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开展学习调研活动。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在于学习

     学习主要解决三件事情:一是学什么。要学原著,学本本,学业务知识,学大政方针。重点是要学好两本书,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要以学习郸城英模、学习先进人物为载体,在全县掀起“学先进、树新风、促进科学发展”的热潮。二是怎么学。要带着问题学,要站在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去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去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去学。三是学了以后怎么办。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活学活用、敢学敢用、边学边用、善学善用”。

要做到真学,确保学习收到实效,必须深刻反思我们以往在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应该引起重视,一是 零星不系统,不能够自觉地做到系统地学、全面地学,满足于一知半解。理论系统地学习不够,就难免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片面性。 二是肤浅而不深入。满足于学几句话、知道几个词,不求甚解,不能够做到全面准确把握理论的内在联系,难免在工作中出现盲目性,甚至于个别时候断章取义。三是机械而不灵活。本本、教条,很多时候理论学习不得要领,难免会在实际工作中带来和出现局限性。

二、工作中要“真用”,确保教育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稳步发展

国运兴衰,系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要从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来完成我们从事的工作。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与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之一。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而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教育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要适度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因此,发展对于全局而言,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优先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更要注重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通过人才培养,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教育培养对象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培养为本,而不是以赚钱为本。教育活动中的人是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差异的在具体环境中生活的实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育界都存在着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规则与模式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智商”测试,从而衍生出形形色色的智力测试与标准化考试等现象。针对这种“统一规划的学校教育”和“智商式思维”的测试体系,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和“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的浪潮。我们教育者首先不应该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领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在发掘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帮助他们将优势智能的特点向弱势智能领域迁移与渗透,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开发潜能来发展个性,就能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潜在的天才的教育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与教育发展规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律要求教育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正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完全一致。

教育要实现全面的发展,即要实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又要实现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发展;既要实现普通教育的发展,又要实现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既要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又要实现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既要实现公办教育的发展,又要实现民办教育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达到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防止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各方面教育的倾向,避免人的素质单一化和片面化发展。

教育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统筹兼顾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统筹发展,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相协调。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实现各级各类人才的协调发展,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个体的能力、兴趣、特长和主观愿望协调发展,使人的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使各方面素质互为发展的条件。

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可持续性,在学校规划和建设上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人的发展贯穿人的生命始终,学校教育的结束不是人生教育的终点,而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人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人在学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与未来广阔社会相比有如沧海一粟,不可能使人一劳永逸、终身受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只是为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因此,教育必 须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抓好六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怎样落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我看主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理念

什么是理念?理念就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引下,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看法在长期实践中得到证明的形成的认识,称之为理念。

办教育同办其他事业一样,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遵循着某种思想和理念来行事的。因此,遵循正确的思想和理念去办学,是我们育人建校、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我们三高把“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个理念的形成,是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引下形成的,要在办学中去验证、去发展、去实践、去完善。每一个教职员工,所承担的工作责任、任务只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才能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引下去工作,才能不走弯路,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要抓定位

定位,就是确定你的责任和义务,确定你的工作目标。定位具有方向性、指导性、激励性的作用。希望三高每一个岗位的责任人都要有自己的工作定位,有自己的目标,既有过程性目标,又有终结性目标;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期目标,有目标就有奔头,有目标就会有方向,有追求就会有为之奋斗的力量。

三要抓管理

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的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管理就是思想教育,管理就是组织建设,管理就是服务到位。强化管理就是要做到:一级管理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考核一级,奖励在先、惩处并举,奖惩分明,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四要抓亮点

亮点就是一个部门、单位,基层组织优势所在,注重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我们学校的亮点即优势就是争创名师、争创名校、争创特色高考学校。我们要看到教师的优势,学生、学科等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

五要抓质量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工作是无效的劳动,质量就是品牌。抓质量要坚持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教学全过程,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与学生辅导各个环节。抓质量要坚持毕业班与非毕业班一起抓,从基础抓起、做好基础工作。质量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教学、总结各个环节上严格管理所取得的,每个教职工都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通过抓质量,增强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水平。

六要抓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就是调动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是尊重人:创建平等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给大家一个创新的平台,给大家一个机遇,机遇与挑战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其次是信任人:一个班级交给了你,一个学科交给了你,一项重大工作交给了你,这是学校领导对你的信任。信任是相互的,作为教职员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校发展更快,使教学质量更好,才可能被领导更加信赖。

其三是激励人:注重抓每一个人的亮点、优势、主流方面,克服劣势方面、非主流方面,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从零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人人都大有作为。

第四是发展人:就是培养每一个人,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培养教师政治上进步,按标准吸纳教师入党、加入组织;培养教师成为县、市、省、国家级骨干教师,成为名师;培养教师在各自岗位上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一流业绩。

总之,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是创新的根本,有了创新的人才,才能实现创新的业绩,才能办好学校。人的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四、明确五点要求,教师要做科学发展观忠实的实践者

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源自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无疑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决定作用的资源。所以,要把教育纳入科学的现代发展体系,教师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教师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对传统教育观下的“教书匠”要辩证反思,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要认识教师在传播科学发展观中的双重身份

首先,教师自身是科学发展观的接受者。教师要结合教育实践,将科学的发展观溶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冲破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始终用赏识的眼光来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对待学生坚持做到关爱、尊重、理解、宽容、激励,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在表扬中成才,在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这样的理念才是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准确、深入的理解。

其次,教师本身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传播者。一所好的学校就象是一台高效的播种机,传播科学的思想,并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这个群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就我们而言,教师作为施教者其教育对象主要是涉世未深的学生,他们既是缺乏科学辨别能力的弱者,又是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强者,恰当地利用这个特点,是我们在学生当中传播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二)教师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

科学的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应最终归结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靠终身学习,而教师就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终身学习,准确地说是人的一种内涵和修养,终身学习不是急功近利的学习,不能糊弄别人,也不能糊弄自己。终身学习也不是限定于某种内容的学习,它就是人的一种需要,一种终身的需要。

教师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1)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同时,始终以身作则,在自身的教育特点上由单纯的“灌输型”转变为“学习型”、“探究型”,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始终以一名“学习型”的教师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使学生明确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发展必然要求。(2)在知识的传递上体现教师丰富的知识面和宽远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照本宣科。令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意志品质。(3)在信息技术这个大环境下体现出卓越的收集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吸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渠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的能力体现为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自信心。(4)在答疑中表现出丰富的解题技巧,诱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形成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

(三)教师是追求高效课堂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科学的发展不是消耗式、粗放型的发展,而是注重科技含量的集约型的发展。这种理念在教育上主要体现为追求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追求中身处一线的教师是理所当然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高效的课堂首先意味着对课堂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成本效益”理论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如何让学生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容量的知识。高效的课堂还需要高效的教育手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适应时代需要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技术在辅助教学中所体现的直观性、通俗性、趣味性等特点是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媲美的,它具有强大的教学辅助功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功地实现课堂教学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必然是和高效联系在一起,探索高效课堂模式,是当今时代下的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教师是在校园中创造“和谐”的使者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发展。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办学就要求创建宽松、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造和谐的使者,要做到平等: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都有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将优秀教育资源平等地奉献给他们;宽容:教师需要有一种成熟的心态,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包容学生的错误,因为包容不是纵容,而是比某种惩戒方式来得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有宽容,才能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创建良好的平台,这样的校园才是和谐的,学生的发展才是和谐的发展;民主:民主是和谐的题中之义,校园要讲民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才能让学生主动起来、积极起来。

在和谐中,学生才能找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之路。和谐的校园就是阳光,就是温暖,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在和谐中成长,在成长中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重要的使命。

(五)教师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导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是现代学校应有的办学理念,是科学的发展观在治校办学中的具体体现。学校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没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就没有优秀的学校。

教师的素质和自主提高能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和学生一样是处在不断成长中的。因此,教师应有自主提高、自觉发展的良好意识,持续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紧跟时代地进行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教法更新,而不是躺在原有的成就上沾沾自喜。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广辟渠道,完善自我,利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如自觉投身教育科研、教学改革、课程培训等,不断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技巧、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的团结和凝聚力是影响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个群体的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整体功能。教师应着眼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自觉地与学校统一思想,主动化解矛盾,协调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创建一个团结、进取、和谐并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群体,推动学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五、落实“六”个数字提升素质,践行科学发展观。

结合自己人生学习生活工作经历,谈一些个人体会,与大家共勉:学习、生活工作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

“一”是指要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好,工作热情就高,干劲就大,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始终保持一种朝气、一种干劲,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是指要有两种意识:荣辱意识和意识责任。

“三”是指要有三种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张思德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白求恩精神:对人民高度热情,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益求精。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和攀越。

“四”是指要有四手:本职工作显身手、群众有难不袖手、同志之间握紧手、名利面前不伸手。

“五”是指要铭记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朋友、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

“六”是指六个珍爱:要珍爱社会、珍爱人民、珍爱事业、珍爱法纪、珍爱生命、珍爱家庭,最后归功于一句话:珍爱人生。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坚持学深学透、真学真用,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高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编辑:钱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周口市郸城县教育局 特此声明。